昨天跟女朋友吃饭的时候在讨论一件事,我上来就直接打断女朋友的话,说她说的不对。后来女朋友非常郑重的跟我讨论了一下关于我这种一上来就否定别人的态度跟说话方式的不好之处。
女朋友的观点是我这种一上来就否定别人,打断别人说话的方式,是一种很不尊重人的行为,由此可见我内心对人的态度是非常傲慢且不尊重人的。同时因为我不听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导致我无法跟人很友好的交流,我只相信自己所认为的,而不接受不同的观点,导致我的思维方式跟信息交流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久而久之就很少有人愿意跟我交流,我也无法从与人交流中获得重要的信息,获得那些我没有的知识,这很影响我未来的发展。女朋友还举了一个例子,琼瑶小说《新月格格》里的格格,她虽然是一名格格,但是待人接物,与他人交流从来没有架子很会放低自己的姿态,这样会让别人觉得她非常的亲和从而愿意和她真心相待。
女朋友说的很有道理,而且非常具有建设性,我女朋友非常聪明,极其善于发现我自己很容易忽视的一些细节。我周围的朋友经常说我是个“杠精”,跟我这种习惯否定他人,打断他人说话的方式无不相关。简单跟女朋友辩驳了几句之后,看到女朋友脸色越来越难看,果断虚心的道歉了。
晚上洗澡,到了“三省吾身”的时候。简单的思考了一下自己形成这种说话方式跟否定他人态度的原因。
最初养成这种习惯还是和小时候的教育脱不了关系,女朋友的家学渊源,在她的成长道路上总会遇到比她厉害,比她懂的多,同时也能给出正确意见跟方向的前辈,她通过和这些优秀的人交流,相互交换信息,获得了大量新的知识跟信息,从而在很多事情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据女朋友说,她的家族也是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吸收中逐步壮大的,也就形成了这种谦逊的家风。所以她遇到我这种“杠精”不尊重人的态度是非常反感的。
我这种人无疑是愚蠢的。就像女朋友说的,因为我的态度会让周围人不满,甚至发生冲突,从而导致孤立而得不到帮助。谁会喜欢一个只相信自己而忽视别人意见,一味否定别人的“山炮”呢?谁又不爱一个谦逊、说话柔和动听,处处让人如沐春风的君子呢?古语云“满招损,谦受益”。在我之前漫长的成长道路上,最初可能是因为我真的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甚至处处觉得低人一等而自卑,这种强烈的自卑又导致了我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外在的否定态度和坚信自己正确的偏激性格正是由于内在无比的自卑导致的,同时加之我的周围缺乏能够帮助我,指点我的长辈,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抛弃忽视掉很多粗鄙的意见跟见解,独断专行才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种相互反馈不断加强我一意孤行的性格和外在傲慢的态度。
但是随着时光的迁移,我自己也渐渐发现了这种性格的弱点和对我自身带来的麻烦。我时常发现自己和别人很难达成一致,导致在很多方面发生冲突,而无法获得最佳的结果。这种性格更大的问题就像我女朋友提到的,渐渐把我变成一个自我封闭,固步自封的人,而如果没有人指出来,可能我自己很难发现这一点。
曾以为,在与人交流沟通,或者待人接物上去迎合他人,放低姿态,表现出谦逊的态度,是一种谄媚,这种谄媚带着些许否定自我、又或者带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意味在,圆滑世故跟亲近友善之间的界限在我以前的人生境界上很难区分。这种需要迎合他人的场景一度会令我非常的不爽跟反感,我曾以为在这种迎合当中会渐渐失去自我,渐渐为了目的而迷失,渐渐习惯用态度跟手段来赢取他人,渐渐变成我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所以我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不会成为那样的人,让自己能够保持自己的高傲态度,从而显示自己决不妥协,绝不同流合污。我是一个偏激的人,讨厌并看不起那种处处与人为善的人,认为他们圆滑,认为他们阴险,不屑与之为伍,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长满刺的人。我本以为生活会磨平我的这些棱角,就像故事里讲的一样。所以我不必特别在意这些,因为生活会教育我的。但渐渐我才发现,生活是无法教育人的,只有人自己才能教育自己。
女朋友说我只相信自己所信的,无法接受别人说的不同意见。确实如此,因为所有人都只能相信自己所相信的,那些能够接受不同意见的人,确实拥有一颗更加包容的心,但这种包容并非是一种态度,而是他的人生境界已经到了这个高度,从而那些不同意见本身就在他的相信当中。就好像一个人学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而一个没什么见识的人,对自己所信就越坚定一样。那是因为学的多的人,那些未知也在他的认知当中,他认识到了那些未知的存在从而产生敬畏之心,于是变现更加谦逊,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所认知的相信,从这种意义上他和那些真正无知的人其实没有任何分别。人都是固步自封的,只不过这种自封是封闭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还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而已。这其中的关键,应该在于自我人生境界的提升上,对世界的认知到了一个更大的层次,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这种谦逊的态度。
我曾以为,与人为善的态度跟性格是一种对自我不自信的妥协,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多余动作,浪费时间在跟人说话的态度上会很容易忽视掉真正想要交流的信息,重要的是那些信息而不是你用什么态度。刻意培养自己谦逊的性格是一种多余的动作,人应该更加专注于如何提升自我的境界上来,等境界上来了,谁还在意你的性格如何呢?而境界的提升又自然会塑造你的性格变化,而在此之前,你模仿学习的那种态度跟方式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追求。人的价值从来不因人的态度或者性格怎样而发生变化。人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提升自我价值上,而不是磨炼与人耍嘴皮子上。处处考虑他人感受不如更注重自我的提升上。
私以为,人的性格就像是一个筛子,它过滤掉跟你接触的大部分人,只留下那些跟你性格相投的少数成为你的朋友,那些无法接受真实的你的人,是无法成为你真正的朋友的,而那些愿意跟你成为真挚朋友的人也不会太在意你的性格,反而一个处处迎合的性格很容易和人成为朋友,往往更加缺乏真正的朋友。而这种无意义的朋友关系既不能真正的帮助你成长,也无法在关键时刻给你援手,更别提在浅层次的交流中获得真正的知识。
私以为,人跟人的沟通交流只有极少数是为了交换真正的知识,牛顿的那颗苹果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太容易通过交换的方式获得的,而真正愿意跟你交换真实知识的人一定是对你也有真实知识的需求,这样的等价交换才能获得真正的交流,而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在意你用什么态度或者你的性格如何。真实的知识真的是很精贵的,并不会因为你用什么态度,就真的有人愿意告知与你。我和我女朋友成长道路上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我的所知所想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实践和各种痛苦的学习过程中得来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比较容易的途径能够获取到真实的知识,所以我才不在意那种与人交流的态度,更瞧不起怀着攫取知识的态度与人交流的人。但她的人生中可能通过这种真挚的交流方式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知识,从而养成了她的性格态度。这是我俩人生的路径不同决定的。
我虽然没有看过琼瑶阿姨的《新月格格》,但我见过太多格格这样的人,我阴暗的想象,在现实生活中,格格这样的人对人的态度越是谦逊、平易近人,越显示了她内心的傲慢无礼,正是因为她的身份,让她越是怀有这种想扮演对下友善的态度,越显示出她内心的鄙夷,越会让清晰的人觉得恶心和做作。真实的世界中,因为地位的不同,无论态度如何表现,都是无法抹平这种差距的,渴望通过自己的态度拉进彼此距离的想法,不如做到真实的地位平等,想办法抹平这种差异才是对他人真正的尊重。
然而人无完人,我想象中我能够不顾他人眼光,能够骄傲自信的坚定往前走,真正的朋友能够不顾我的态度跟性格只专注于我的志向理想跟追求而亲近我。这样的我不存在,这样的他人也不存在。我们都是在不停的修炼自身,于己查漏补缺,于人挑剔包容中踽踽前行的。女朋友说的没错,我的态度表现了我内心的不够强大,跟自我认知的模糊,一个自我认知足够清晰的人是不会在意外在如何表达的,所以我意识到自己的“杠精”态度和内心傲慢,外在无礼的说话方式有问题,就想办法改,这种改无损于我对自我维持的表达。女朋友指出来了,我一时气愤但事后细想之却觉得无比感动。谢谢她。
鸟宿池边树,花开彼岸天。